农历24节气中小满这一天从古至今有着很多的民间风俗习惯,在沿袭下来常见的有:“夏忙会、抢水、祭车神、蚕神诞辰、食苦菜”等,其中就有和古代祭祀文化相关的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农历中小满这一天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日,也是在古代农耕文化中预示降水的一个节气,小满本身的意思是南方雨水充盈、北方麦子颗粒开始饱满,从农事上南方也是水稻插秧的好时节。
仔细探究小满这一天和祭祀相关的文化习惯大多和古代农耕和桑蚕文化相关,也就是“祭车神”和“祈蚕节”这两个日子。在以前古代主要是农耕社会,而农耕文化又以“男耕女织”为典型,这边的“祭车神”主要指的是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水车,在古代还有“小满动三车”的谚语,而“祈蚕节”的蚕,顾名思义是和桑蚕养殖及丝绸文化息息相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这两个和小满节气中祭祀相关的古代民俗习惯。
祭车神
小满节日时“祭车神”中的车其实主要指的是古代的水车,上文我们有提到,这和现代的“祭车神”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古代小满这一天“祭车神”的活动其实和上古时期的农耕文化和祭拜祈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在以前很多和祭拜相关的习俗都是人们对于美好愿望的一种祈求及以活动仪式等形式表现出来。水车这样在古代农耕灌溉用的农具,是农耕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旧时,水车车水排灌往往是农村的大事,而水车在一些地区又会在小满这个时节启动,以前古时农家在小满这一天农家人往往会在水车前放置鱼肉、香烛来祭拜,最为特殊的祭品中还有白水一杯,在祭拜的过程中会泼入田中,寓意为水源涌旺,所以小满的祭车神的习俗在古代本意就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同时也表明了辛勤的劳动人民对水利灌溉、排水的重视。
从一些历史文化中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祭车神的这类习俗是有悠久历史的,古代传说故事中说“水车神”是一条白龙,此外在小满这一天还有民间还有小满祭三车的习俗,这里的三车便是“水车、油车和丝车”,在当时,人们的生活大多离不开这“三车”,所以在以前还有谚语那就是“小满动三车”,这指的就是在小满这一天,江南农村三车齐动的生活景象。
祈蚕节
祈蚕节是古时江南江浙一带小满时节的节日,在小满这个时间点蚕农们养殖的蚕宝宝大多快要长大结茧了,这个时候从民俗上来讲也是蚕神的诞辰,由于在古代饲养蚕相对较难,甚为娇养,如果一发生蚕病则蚕农的幸苦劳作就都白费了,所以,在古代也把蚕这种鳞翅目的昆虫视作“天物”,而为了“祈求”当年养蚕有个好收成,则一些地方人们将四月份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从某些情况来讲“祈蚕”这件事在一些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日期,所以在以前古代南方不少地方还有“蚕娘庙”、“蚕神庙”,养蚕的蚕农人家往往会去庙里祭拜祈福。
我们从古籍中寻找和祈蚕节相关的描述,在《清嘉录》中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的描述,可以见得,在古代的时候小满这一天新丝已经将要上市,丝绸市场就要热闹起来,而蚕农和丝商们则满怀希望期待着丰收日子的到来。蚕神在古代也有蚕花娘娘、蚕女、蚕皇老太、马明王、马明菩萨等称呼,在以前是民间信奉的司蚕桑之神,我们都知道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饲蚕的国家,而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当中,蚕桑养殖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蚕神有着很高的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