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招能
浏览:2869
发布日期:4年前
二十世孙:刘修富字明庭 (二〇二〇年清明节)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朋友,大家好!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因汉寿县第五中学校的扩建项目,政府决定征用祖山的土地,经太子庙刘氏文化研究协会多次研究决定,将始迁祖仁可公的坟墓迁至小汎洲墓地,同时祔葬富、正、道、远四公及妣夏氏、杨氏、廖氏、李氏。这是太子庙刘氏四大房族人对小汎洲远公房最大的信任,我感谢大家了!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敬仰的心情,从各地会聚小汎洲,共同举行《仁可公陵园》竣工庆典暨祭祖仪式,祭奠我们的祖先。在这庄严隆重的时刻,首先虔诚地感谢我们的先祖,是他们在天有灵把我们这些分居各地的同族宗亲凝聚在一起开展祭祀活动,可以说这是我们尊祖敬宗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太子庙刘氏文化研究协会,太子庙刘氏祖山修缮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对慷慨解囊,无私支持祖山搬迁、参与修建《仁可公陵园》的各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追古溯源,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历“三皇五帝”之“尧帝”,其第九子源明公受封于“刘地”,为刘氏肈始,秦朝末期先祖刘邦斩蛇举义,诛秦王灭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史称汉高祖。汉朝的建立,华夏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汉字。“文景之治”开创了西汉帝国的繁荣昌盛,为大汉四百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的先祖汉景帝刘启之子刘胜是中山靖王,所以我们的堂号是“中山堂”,刘胜的后裔刘备三国时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了蜀国。这些都是我们先祖的丰功伟绩,我们为他们而骄傲和自豪。我们刘氏家族自姓氏诞生以来,历经四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有过无数的辉煌,也经历了诸多的磨难。我们的先祖凭着他们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使我们的家族兴旺发达。仁可公从江西永丰徙楚龙邑之沙洋筑室建园,修“太子家庙”,为我们太子庙刘氏创建了繁衍生息的伟业。我们修建《仁可公陵园》搞竣工庆典,祭祀先祖,是不忘先祖恩惠之善举,是教育子孙后代讲忠孝,传承孝文化的行为示范。 各位宗亲,我们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祭祀先祖,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荫德,感激先祖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今天除了来参加祭祀仪式的族人外,还有不同地域宗族同胞,由于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如愿前来,他们也分别委托我们一并在此向先祖寄托他们的思祖之情。 先人已乘鹤西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我们以传统的祭祀形式来缅怀先祖,在寄托家族同胞思祖之情的同时,希望太子庙刘氏族人,应当弘扬先祖的为业、为政之德,积极促进和加深族人联谊,念血脉相迢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益为重,明礼诚信,精成团结。互相沟通,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站在先祖前祭祀先祖的重要意义。 各位宗亲,我们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兴旺发达;是为了家族更加辉煌腾达。我们太子庙刘氏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这次祭祀活动可以说是我们太子庙刘氏的一个新起点。今后我们会更好地组织,为促进我们这个大家族的交流和团结,共谋发展,共同进步而不懈努力。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各位宗亲,在我们的祖坟搬迁过程中作出的努力,还要特别感谢道公房的刘建设军先生为祖坟搬迁捐款伍万元。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太子庙刘氏发展史上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为我们的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最后,我衷心地祝福所有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